+
  • IMG_20160514_082313(1737076405311).jpg

IC厌氧反应器

概要:

关键词:

IC厌氧反应器

立即咨询

技术介绍


IC厌氧反应器是我公司借鉴国内外IC厌氧反应器的特点,结合我公司多年来废水厌氧处理的实践经验,改进形成的一种针对高有机物、低悬浮物水质的优秀厌氧反应器。

IC厌氧反应器按功能划分,反应器由下而上共分为5个区:布料混合区、第一厌氧反应区、第二厌氧反应区、沉淀区和气液分离区。

布料混合区:反应器底部进水、外加辅助循环布料循环水与颗粒污泥和气液分离区回流的泥水混合物有效地在此区混合。

第一厌氧反应区:混合区形成的泥水混合物进入该区,在高浓度污泥作用下,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混合液上升和沼气的剧烈扰动使该反应区内污泥呈膨胀和流化状态,加强了泥水表面接触,污泥由此而保持着高的活性。随着沼气产量的增多,一部分泥水混合物被沼气提升至顶部的气液分离区。第二厌氧反应区:经第一厌氧区处理后的废水,除一部分被沼气提升外,其余的都通过三相分离器进入第二厌氧区。该区污泥浓度较低,且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已在第一厌氧区被降解,因此沼气产生量较少。沼气通过沼气管导入气液分离区,对第二厌氧区的扰动很小,这为污泥的停留提供了有利条件。气液分离区:被提升混合物中的沼气在此与泥水分离并导出处理系统,泥水混合物则沿着回流管返回到最下端的混合区,与反应器底部的污泥和进水充分混合,实现了混合液的内部循环。

沉淀区:第二厌氧区的泥水混合物在沉淀区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由出水管排走,沉淀的颗粒污泥返回第二厌氧区污泥床。

IC反应器通过两层三相分离器来实现SRT>HRT,获得高污泥浓度;通过大量沼气和内循环及附加外循环的剧烈扰动,使泥水充分接触,获得良好的传质效果。与其它反应器相比具有容积负荷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节省投资和占地面积、抗低温能力强、具有缓冲pH的能力、出水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目前已成功应用于酒精、大豆蛋白、淀粉、柠檬酸、植物油、啤酒等行业废水处理领域。

IC厌氧内循环反应器的主要工艺特征:

1、反应器具有很高的容积负荷率。IC反应器由于存在着内循环,传质效果好,生物量大,污泥龄长,其进水有机负荷率可为UASB3倍。

2、节省基建投资和占地面积。由于IC反应器比UASB反应器有高出3倍的容积负荷率,因此其体积为UASB1/3左右,所以可以降低基建投资。而且其高径比大,所以占地面积省,非常适合于占地面积紧张的场合采用。

3、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由于反应器实现了内循环,循环流量可达进水流量的10-20倍,循环流量与进水在第一反应室充分混合,原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得到充分稀释,大大降低有害程度,从而提高了反应器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增加了外循环,使反应器启动初期即得到高的上流速度,能够快速形成颗粒污泥,缩短厌氧启动周期。

4、出水稳定性好。反应器相当于上下两个UASB反应器的串联运行,下面一个UASB反应器具有很高的有机负荷率,起预处理作用,上面一个UASB反应器的负荷较低,起进一步处理作用。反应器相当于两级UASB工艺处理。因此处理的稳定性好,出水水质效果好。

立即咨询

如果您有任何建议,请留言或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在收到留言邮件后的1个工作日给您回复。

%E7%AC%AC%E4%B8%80%EF%BC%8C%E6%9C%80%EF%BC%8C%E4%BC%98%E7%A7%80%EF%BC%8C%E5%A2%9E%E5%BC%BA%EF%BC%8C%E4%B8%80%E6%B5%81%EF%BC%8C%E5%8D%93%E8%B6%8A%EF%BC%8C%E9%A2%86%E5%85%88%EF%BC%8C%E5%85%88%E8%BF%9B%EF%BC%8C%E5%BC%95%E9%A2%86

Sorry,当前栏目暂无内容!

您可以查看其他栏目或返回 首页

Sorry,The current column has no content!

You can view other columns or return Home

视频标题